中泰国际表示,当前港股缺乏积极的催化剂,本周LPR未下调,市场再进入政策观察期。港股正值业绩期,个股波动有所加剧。
在产品质量领域,有一个经典却容易被忽视的概念叫“可靠性”,指的是产品在规定的条件、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让我们能拿下更多订单并和客户保持长期合作。”经过恺博座椅机械部件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唐臻毅的“翻译”,这个专业名词有了更实际的价值。
恺博公司为新能源车的电动头枕提供传动系统,近年来,客户和消费者对离人耳比较近的电动头枕“降噪”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谁研发出更小巧、安静的产品,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
引入可靠性管理体系,并使用FMEA(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工具后,该公司开发出一款静音版微型调节机构平台,让整个椅子的声音低于40分贝、重量降低30%。
唐臻毅解释说,传统的质量验证模式,是把产品放到标准的环境里测试,通过意味着达标,但达标不等于“可靠”。可靠性关注达标产品上市后的表现,被长时间使用或多次使用后,产品质量能否保持稳定。通俗点说,就是“好不好用”“能用多久”。
以静音版微型调节机构平台为例,马达分总成、蜗杆单件、衬套单件等零部件都能左右成品声音的大小。它们被恺博公司以多种方式组合并置于多种容易发生故障的极限环境下,最终胜出的方案就是相对最可靠的,最能在绝大多数环境下保持“安静”的。
和传统的达标产品比,通过可靠性测试的产品显然更有竞争力。然而,国内许多产品的质量评价体系目前仍“顾头不顾尾”,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要求,主要看出厂环节的检验结果是否符合相关质量标准的要求,很多从业者直到今日都未必知晓可靠性为何物。而在国际上,可靠性早已成为至关重要的贸易参考指标,这道门槛对于能否“出海”起到决定性作用。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处处长郑万军表示,许多中国制造的产品想要进入欧美市场,必须通过相关的可靠性认证。道理很简单:出厂前的质量检验合格结果无法覆盖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使用后的故障多少、寿命长短、维修成本高低、抗风险能力强弱,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可靠性认证才能得到解答。
今天(11月26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向31家企业颁发了产品质量可靠性创新“最佳实践”典型案例,向6家企业颁发了FMEA应用创新实践典型案例,这些都是上海在全国率先探索产品质量可靠性创新试点的成果。
上海之所以在全国率先试点,是因为在先进制造业等方面的厚积薄发。郑万军表示,近年来,随着国际交流合作的深入,越来越多企业扎根上海服务全球,在引入国际先进产品、技术或“出海”时,会遇到“可靠性”挑战,进而付诸实践。如今,集成电路、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上海重点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已经与“可靠性”深度绑定。
“我们还发现,‘链主’对‘可靠性’相关研究和应用有高度依赖。”郑万军表示,一个高度集成的产品涉及多个产业链,成分复杂,“不可靠”的概率更高,但“链主”缺乏有效的工具去排除产品进入市场后的风险,在相关服务市场尚未建立健全前,政府部门就要担当起技术服务领域的“链主”,将企业和高校、检测机构、科研团队等单位撮合到一起,促进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
随着中国市场对产品质量可靠性研究人才及相关检验认证机构的需求日趋旺盛,上海正着力提升相关配套体系和营商环境。
目前,上海研究制定了全国首个《产品质量可靠性评价通用要求》,将关键性能一致性、退化律、可靠域3个专业指标和保修期维修率、创新性、可推广性3个效益指标作为可靠性评价的关键指标。同时,一批业内顶尖专家组成的“一企一诊”帮扶团队已深入有需求的企业,培育孵化67家企业、可靠性人才264名。
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地今年建立了协作机制,首批8个可靠性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已建成,四地市场监管部门直属质检机构、四家汽车行业头部平台、80名专业技术专家已入驻,向全国提供可靠性技术服务。
“从长远发展来看,可靠性技术服务将逐步由政府部门主导向成熟的市场化运作转变。”上海施耐德工业控制有限公司总经理史益平透露,公司已在相关产品的研制过程中部署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辅助提升产品可靠性。在关键性能一致性方面,通过机器学习技术赋能新产品原型开发的改进措施,相关产品的寿命测试效率提升了50%,缩短了两到三个月的测试周期,开发周期缩短了63%。
史益平认为配资软件下载,将来的可靠性技术服务将发展出多种模式,作为“链主”的大企业开发智能平台,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使用,将是一种主流方向,“现在是有问题问专家,不久的将来就可以直接问‘链主’开发的人工智能,一些实验只要做前面一部分,人工智能就会计算出后期失效的风险和问题源头,大幅提升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效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