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1-01 18:58 点击次数:74
“不是城里住不起,而是乡村更有性价比。”这是不少入乡青年共同的心声。
工作“卷不卷”、压力大不大,以及通勤时间长不长、睡眠时间够不够这些因素,正逐渐成为影响年轻人选择落脚点的关键。
近年来,浙江“千万工程”转动了万千乡村巨变的齿轮。乡村颜值焕然一新,城与乡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自带情怀滤镜的乡村,成为抚平年轻人焦虑情绪的逐梦之地。
喝杯咖啡的功夫,就能直达长三角核心城市;带上电脑,就能入驻大自然工位办公;无人机、人工智能广泛运用于现代农业……江南腹心地的湖州乡村,持续深化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发展乡村旅游、康养休闲、亲子研学等“乡村+”产业品牌,探索出了一条错位引才的路子,以人才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朝着“青年入乡首选地”的目标,湖州出台了《青年入乡发展“520”行动方案》,方案指出,到 2027年,湖州要集聚返乡入乡青年10万人以上,培育现代“新农人”6万人以上,新增返乡入乡青年创业项目1000个以上。
全域推进青年入乡发展,湖州底气何在?
湖州美丽乡村
亦城亦乡,非城非乡
展开剩余88%大城市的短板,恰恰是乡村吸引人的机遇。
绿色是湖州的底色。“千万工程”推进下,湖州把美丽生态转化为吸引青年返乡入乡的强磁场。
前脚跨出办公楼,后脚踏入菜地稻田。类似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湖州上演。把竹林稻田、废弃矿坑、破旧校舍等打造成兼具自然风光、乡土风貌与现代功能的“大自然工位”,青年在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的生态中就能享受工作生活的乐趣。
以乡村为纽带,500多位从事互联网移动办公的“数字游民”们,享受着城市生活同样的便利。在体验一种全新生活方式的同时,他们也为乡村发展注入“青年力”。
青年入乡,除了诗情画意的田园牧歌,也有柴米油盐的烟火寻常。如何让留在乡村的人感到更安心?在美丽风景中植入新业态,把紧缺资源配置到乡村,从政策出台到硬件配套,湖州不遗余力地做好保障和服务,让乡村成为青年追求事业的逐梦之地。
作为专注于半导体领域的第三方实验室,胜科纳米在科创板上市具有怎样的意义?
对于终止并购,世茂能源董秘办人士11月15日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本次交易金额巨大,涉及交易的支付方式、双方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等交易条件复杂,不确定性高,导致双方“没谈拢”。
前不久,湖州市正式启用长三角产教融合基地,打造人才招引、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一体化新模式,人才来到这里可以一站式办理社保参保、人才补贴申领以及职业技能咨询等业务。
盘活闲置厂房民房等乡村资源,湖州建成了44个青创百人园(楼)、青年人才社区等青创空间,打造全国首个乡村青年人才社区,帮助青年零压力创业。
航拍湖州“青来集”人才社区 图片由安吉县委宣传部提供
在乡村创业就业,优质公共服务和舒适的社交圈,也是关键要素。围绕青年吃住行游娱购,湖州出台青年友好政策42项,并上线了首个“‘青’爱的湖州”青年服务一站式平台,推出青春畅游卡,构建青春社团组织218家,让青年在乡村享受“城市配套”,体验“时髦乡味”。
青年引进来,如何帮助他们扎根下来?湖州探索青年入乡全生命周期发展模式,创新青年创客、乡村主理人等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体系。
依托湖州农民学院,湖州建立“专家+创客团队+农创客”创业抱团机制,选聘省级专家担任“双创导师”,让无论是创业小白还是大咖,都能享受专业指导。
和村干部商量文旅项目引进,督促村口景观建设的推进,在网上发布“云乡人”征集帖……90后陈彤渲不是村干部,但村里的大小事,尤其是跟乡村运营和青年有关的,心里都门儿清。她的身份是乡村CEO,即乡村职业经理人,主要负责乡村策划运营。今年,湖州启动百名乡村CEO培育计划,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育一批本领过硬、识大势、懂技术、善经营的乡村振兴带路人。
如诗画般的生态环境,硬核的政策和配套,全链条的人才培育模式,让青年扎根湖州乡村更安心,湖州为青年提供了坚守的条件和底气。
挺膺担当砺青春
青年入乡并非逃离,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坚守,是对乡村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湖州全域推进青年入乡发展的底气之二,来自青年逆流而上的勇气和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定力。
“脚上沾满多少泥土,心中沉淀多少真情。”95后吴强最近在工作日志中,写下了无比感触的一句话。
去年刚走出校园,当其他同学纷纷留在大城市时,她逆流而上选择回到乡村,成为了长兴县洪桥镇的一名基层干部。初来乍到,陌生的面孔和乡音,让她一度本领恐慌。尤其是刚担任亭子桥村村书记助理时,不知村子发展需要什么,自己能为村子做什么。
不过既来之,则安之。沉下心来,她跟着村书记一户户跑村民,跟村民聊、跟返乡青年聊,参与“亭子桥村周一例会”、党日活动、“百姓夜话”民主座谈会等活动。通过跑村,她与村民的心也一点点拉近了,大家对村里有建议和诉求都愿意找她说两句。从收集大家的心声,到参与柏油路进村、百姓健身房打造、机埠灌溉提升等关键小事落地,吴强从村民的笑容中找到了自我实现的价值。
创业之路本就布满荆棘。面对起步难、融资难、市场信息不对称等困难时,入乡青年的坚持与努力正逐步改变着乡村的面貌。
湖州青年入乡 图片由共青团湖州市委提供
洪桥镇紧邻太湖,盛产太湖大闸蟹。今年国庆节期间,洪桥镇蟹塘迎来了5000多游客。参观蟹塘,听大闸蟹的成长过程,再体验徒手抓螃蟹。回到塘边的餐厅,刚刚捕捞上来的螃蟹水灵灵地上了桌,清蒸、水煮和花雕熟醉应有尽有,等待游客大快朵颐。
把传统的蟹塘“爆改”成蟹塘体验基地,是90后农创客谢皩的大胆尝试。“还好当初挺了过来,入乡创业这条路走对了。”谢皩说最近每天接到几十个预定电话,日后还想再开辟一个垂钓区,丰富游客体验。
别看现在基地人气爆棚,谢皩创业之初爬坡过坎,差点放弃。2018年,他带着技术和资金到洪桥镇创业养河虾,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但由于经验不足,第一年3000斤的河虾滞销。第二年,他尝试河蟹套养青虾,养的河蟹到冬天脱膏了,又只能便宜出手。
经历两次失败,曾经跟他一起创业的小伙伴选择退出。经历迷茫和纠结,谢皩辗转反侧了几个晚上,最终决定留下来。去年开始,他成功探索大闸蟹公母分养模式,让大闸蟹提前半个月上市,产值提高20%左右。现在,蟹农们都亲切地叫他“小谢老师”。
知重负重、知难克难、知短补短、知新创新,湖州市委书记陈浩为坚守乡村的青年提供的“锦囊妙计”中提到,青年要擦亮奋斗的本色,以实干争先的姿态奏响青春最强音。
今年以来,湖州市创建省级乡村人才振兴先行县2个,招引返乡入乡青年3.6万人,培育现代“新农人”1.52万名,新增返乡入乡青年创业项目352个,“绿水青山合伙人”队伍在不断壮大。
90后农创客谢皩
“星星之火”已燎原
湖州全域推进青年入乡发展的底气,还来自“星星之火”加速形成“燎原之势”的集聚效应。
德清县仙潭村共有民宿166家,其中80%为返乡青年经营;长兴县石泉村吸引青年返乡创业30余人,创建了浅山茶事、茶磨山居、拾月派对、喔哩奶茶、石泉香文化、石记文创空间等业态。
乡村不能“一头热”,不能一味地、单方面地“付出”,乡村之于青年,是机会来源地,是情感归属地。青年之于乡村,也应是高质量发展的参与者、建设者,甚至引领者。
从太湖龙之梦主题乐园开出三公里左右,沿着弁山开到一处山坡,蜿蜒小路豁然开朗,一大片扎着白色帐篷的草坪跃然眼前。草坪不远处有座绘有卡通涂鸦的木屋,门口的木凳上,摆放着卡通熊和爱心标牌。这里是长兴县洪桥镇的香草山上生态旅游项目(一期),木屋内主理人柏雨薇正忙着做咖啡。
2023年,曾经在杭州做美术老师的90后柏雨薇回到家乡,将40亩的废弃矿山,打造成了一个集梯田水稻、萌宠乐园、莫奈花园、崖壁咖啡、户外婚礼和山下民宿等为一体的“世外桃源”。
从人民教师转向“乡村造梦师”,柏雨薇把荒地变成研学的童话世界,引导孩子们在深林迷宫中寻宝拼图,在白色T恤上随心所欲涂鸦。将儿童教育与自然美育结合在一起,孩子们留下了彩色的童年回忆。
“从大城市回到家乡,我找到了向往的生活和逐梦的方向。”柏雨薇说。
俯瞰长兴县洪桥镇香草山上农场
青年入乡还是一种力量。
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新农人们带着创新的思维、先进的技术和开阔的视野,投身于农业现代化、乡村旅游开发、乡村文化传承等多个领域,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在绿水青山间布局新质生产力。作为湖州“创谷经济”首位谷,西塞科学谷布局新型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科创平台,聚引各类青年人才2100余名,让“西塞山前博士飞”成为美谈。
长兴90后朱鹏灿给黑鱼植入“芯片”,让鱼儿有了身份证,可以数字化呈现每条鱼的生长情况;南浔荻港渔庄主理人倪威,打造了一款“桑基鱼塘”爆款咖啡,围绕非遗鱼桑文化,让千年古村活起来。得益于新农人的加入,湖州数字乡村发展水平连续 4年保持全省第一。
从智慧农业的探索,到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建设;从乡村民宿的兴起,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表达,青年们的身影活跃在乡村每个角落。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杠杆账户,乡村是充满无限可能与希望的沃土。
发布于:北京市